一、技术核心:多层复合膜的结构与功能
1. 材料选择与层数设计
外层:聚酯(PET)或尼龙(PA),提供高强度、抗穿刺性,同时具备优良的印刷适性,便于标识追溯。
阻隔层:铝箔(Al)或乙烯-乙烯醇共聚物(EVOH),阻隔氧气、水蒸气及光线,抑制微生物生长。
内层:聚乙烯(PE)或聚丙烯(PP),热封性能优异,确保包装密封性,同时避免与医疗器械发生化学反应。
典型结构:PET/Al/PE、PA/EVOH/PE等,通过共挤或干式复合工艺制成,层数通常为3-5层。
2. 阻隔性能
氧气透过率(OTR):多层复合膜的OTR可低至0.1 cm³/(m²·24h·0.1MPa),有效抑制需氧菌繁殖。
水蒸气透过率(WVTR):WVTR≤1 g/(m²·24h),防止器械受潮生锈或药物成分降解。
光线阻隔:铝箔层可阻挡99%以上的紫外线,避免光敏性药物(如维生素)失效。
二、微生物阻隔机制
1. 物理阻隔:多层复合膜的微孔结构(孔径<0.1μm)可阻止细菌(直径0.5-5μm)和病毒(直径20-300nm)穿透。铝箔复合膜在医疗器械包装中,可将微生物渗透风险降低至10⁻⁶水平。
2. 化学阻隔:EVOH中的羟基(-OH)与水分子形成氢键,降低水蒸气透过率; 铝箔层通过金属键反射红外线,减少热传导,延缓器械老化。
3. 协同作用
真空环境:通过抽气降低包装内氧气浓度至≤1%,抑制需氧菌(如金黄色葡萄球菌)繁殖。
密封完整性:热封强度≥15N/15mm,确保包装在运输、储存中不漏气,避免二次污染。
© 2012‐2022 浦雄实业,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1401421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