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PU软连接高频焊接的原理基于高频电流的集肤效应与邻近效应,通过电磁场使材料局部快速加热至熔融状态,再经机械压力实现分子级结合,形成高强度密封焊缝。以下是具体原理与实现方式:
一、核心物理效应
1. 集肤效应
高频电流(通常为27.12MHz或300-450kHz)通过导体时,电流会集中在导体表面流动,形成“趋表性”。这一特性使TPU软连接在焊接时,热量集中于材料表层,避免整体过热导致性能下降,同时提升加热效率。
2. 邻近效应
当高频电流在相邻导体中反向流动时,电流会向导体邻近侧聚集。在TPU焊接中,通过设计电极与工件的相对位置,可精确控制电流路径,使热量聚焦于待焊区域,实现局部精准加热。
二、焊接过程实现
1. 交变电场生成
高频电源在电极间产生交变电场,TPU作为介电材料被夹在电极之间。电场使TPU分子发生剧烈摩擦运动,产生热量。由于电极与材料接触面散热较快,热量集中于TPU内部交界处,形成熔融层。
2. 熔融与挤压结合
熔融阶段:高频电流持续作用,使TPU待焊区域熔融,形成可塑状态。
挤压阶段:通过机械压力(如压辊或模具)挤压熔融区域,排除氧化层与杂质,使分子链相互渗透,形成原子级结合。
冷却固化:关闭高频电源后,熔融区域快速冷却,焊缝强度接近材料本体,且表面光滑无凸起。
三、技术优势与特点
1. 高效精准:加热速度极快,焊接时间短(通常毫秒级),适合自动化生产线。 热量集中于待焊区域,避免热影响区扩大,减少材料变形风险。
2. 密封性强 :分子级结合使焊缝强度高,耐压、耐腐蚀性能优异,满足食品、医疗等行业的洁净要求。 透明TPU焊接后保持高透光率,便于实时监控内部介质流动。
3. 适应性强 :可焊接不同厚度(0.1-5mm)和硬度的TPU材料,包括抗静电、导电等功能性TPU。 通过调整频率与压力,可实现柔性软连接与刚性结构的焊接。
4. 环保安全 :无需胶粘剂或溶剂,零VOC排放,符合RoHS和REACH环保法规。 焊接过程无火花、无飞溅,操作安全性高。
© 2012‐2022 浦雄实业,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1401421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