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规定,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:
第一类:风险程度低。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、有效性的医疗器械。最常见为医用口罩,其他如手术器械(刀、凿、剪、镊、钳、夹、针)、听诊器、医用x线胶片、医用X线防护装置、全自动电泳仪、医用离心机、切片机、牙科椅、煮沸消毒器、纱布绷带、弹力绷带、橡皮膏、创可贴、拔罐器、手术衣、手术帽、口罩、集尿袋等。
第二类:中度风险。对其安全性、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。常见的有体温计、血压计,其他如助听器、制氧机、避孕套、针灸针、心电诊断仪器、无创监护仪器、光学内窥镜、便携式超声诊断仪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、恒温培养箱、牙科综合治疗仪、医用脱脂棉、医用脱脂纱布等。
第三类:较高风险。植入人体用于支持、维持生命;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,对其安全性、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。如植入式心脏起搏器、体外震波碎石机、病人有创监护系统、人工晶体、有创内窥镜、超声手术刀、彩色超声成像设备、激光手术设备、高频电刀、微波治疗仪、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、x线治疗设备、200mA以上x线机、医用高能设备、人工心肺机、内固定器材、人工心脏辩膜、人工肾、呼吸麻醉设备、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、一次性使用输液器、输血器、CT设备等。
上一篇:脉冲焊接的优缺点
下一篇:医疗包装的含义及其作用
© 2012‐2022 浦雄实业,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14014213号